中商情报网讯: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建造大国,在建造领域创造了诸多的世界第一,中国的建造也在“一带一路”中发挥了重大作用。7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企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大幅度的提高,产业整体优势显著地增强,“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表示,智能建造即数字技术与工程建造系统深层次地融合形成的工程建造创新发展模式,其技术基础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工程建造的融合,业务特征是数字链驱动的工程建造全寿命周期一体化协同与智能决策,产业转型方向是规模化定制生产方式、服务导向的经营模式、平台化交易模式,功能目标是交付以人为本、绿色可持续的智能化工程产品与服务。
阿卡迪全球建筑资产财富指数显示:中国的建筑资产规模超过了美国,位列全球第一。但是中国还不是建造强国,还存在产品性能欠佳、资源浪费巨大、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效益低下等许多问题。工程建造领域一定要抓住这一新机遇,将以往碎片化、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转变为集成化、精细化、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努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在工程建造领域深层次地融合,实现智能建造。从产业链来看,智能建造可以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借助物联网、大数据、BIM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产业体系,实现全产业链数据集成,为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支持。
近年来,我国智能建造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然而,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依旧引领着整体方向。相比之下,我国智能建造技术仍存在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智能建造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最重要的包含智能规划与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和智能运维与服务4个模块。主要技术有:BIM技术、物联网技术、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不同技术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搭建了整体的智能建造技术体系。
目前,很多国家已明确强制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应用BIM技术。美国的国家BIM标准(NBIMS)给出的概念:“BIM是设施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BIM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分享有关这个设施的信息,为该设施从概念到拆除的全寿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较为可靠依据的过程;在项目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各自职责的协同工作”。BlIM技术可在设计、施工、运维、设备等建筑全生命期发挥作用,方便建筑业工作人员进行更快捷、智慧的管理。项目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推广应用BIM技术,不同阶段的施工信息将实时在各相关岗位、管理层之间联动,项目施工的真实情况将更加清晰,传统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类似材料管理、人工管理以及项目成本管理中有几率存在的灰色地带将不复存在。
我国的BIM技术应用虽然刚起步,交叉学科领域研究较少,多以施工阶段应用为主,但发展迅速,大多数企业都逐渐重视BIM技术在工程各阶段的应用价值。BIM应用技术在建筑行业的作用逐步上升,有些领域已经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BIM技术的出现将引发工程建设领域的第二次数字革命。BIM不仅带来现存技术的进步和更新换代,也会影响生产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并将推动人们思维模式的转变。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因此,将其应用到建筑业等多领域行业中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
物联网技术是支撑“网络强国”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础,在推动国家产业体系升级和优化过程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全球各国尤其是美国、欧盟、日韩等发达国家格外的重视物联网发展,积极进行战略布局,以期把握未来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主动权。据了解,2018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已达到70亿台;到2020年,活跃的物联网设备数量预计将增加到100亿台,到2025年将增加到220亿台。
从物联网产业规模来看,全国物联网近几年保持比较高的上涨的速度。201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同比增长36.9%,其中传感器产业突破1200亿元,RFID产业突破300亿元;2014年,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24%;截止到2015年底,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增至7500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
十三五以来,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到2018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43万亿元。根据工信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物联网最终用户已达4.65亿户。未来物联网市场上升空间可观。预计202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预计“十三五”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
近几年来,物联网概念加快与产业应用融合,成为智慧城市和信息化整体方案的主导性技术思维。当前,物联网已由概念炒作、碎片化应用、闭环式发展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与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深度交汇,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从物联网在建筑业应用上看,2012年,我国开始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建筑行业,以实现建筑物与部品构件、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在建筑行业应用物联网技术可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采用RFID技术对材料来编码可实现对预先制作的构件的智能化管理,结合网络还可做到精准定位。此外,基于物联网搭建施工管理系统,可及时有效地发现工程进度问题并快速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经济损失,中建三局利用物联网与信息化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建造阶段中进行研发与应用并取得了成果。
3D打印的工作原理是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将其离散分解成若干层平面切片,由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材料来逐层堆积黏结,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3D打印运用所需物品的原材料如金属、粉末、水泥等进行逐层、快速的生产工作,未来3D打印技术将大范围的使用在建筑行业的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其自动化、高效率、材料丰富给建筑业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建筑结构,颠覆了传统的土木工程建造技术。3D打印技术解决了现有建筑物形状单一的问题,可以打造出多种多样的建筑,设计师也可先将设计的建筑物模型打印出来,再面对实物进行建筑分析和优化,显示不同建筑类型的可行性,可对建筑施工产生较好的指导作用。
全球3D打印正火热,由于中国引进3D打印技术较晚,与国外有一定差距,但近年来也得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一些科技公司利用3D打印技术已为许多工程打造了各类建筑,例如苏州工业园区别墅和当年世界最高的3D打印建筑,这些都意味着我国向3D打印技术世界领先水平迈出了一大步,未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各领域将逐渐深化对该技术的应用与拓展。目前,中国的3D打印应用大多分布在在家电及电子消费品、模具检测、医疗及牙科正畸、航空航天等领域,未来将向医疗、建筑等更广的应用场景发展。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约为33.6亿元。伴随着中国3D打印技术的相应成熟,在航天航空,汽车等行业需求将持续增加,预计2020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将近50亿元。
我国政府格外的重视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已上升国家战略。AI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科技、制造业等业界巨头布局的深入,应用场景不断扩展。
从市场规模来看,自2015年开始,中国AI市场规模逐年攀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科技、制造业等业界巨头不断深入布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AI市场规模约为339亿元,增长率达到56.2%。据估算,2019年,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达到5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00亿元。
随着我们国家的人工智能市场快速发展,各地积极进行产业布局。整体来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形成以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协同发展的格局,尤其东部沿海地区为重点部署区域。
其中,北京布局相对成熟,具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尤其中关村科学城等机构为北京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利好的政策、技术、人才等支持。目前,北京拥有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位于全国前列,约为400家。上海拥有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相较北京少,但也领先其他省市。上海规划建设人工智能高地,打造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目前已布局“人型”空间结构,分布在8个区域、11个行业。除了上海以外,江苏、浙江等地也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企业较为集中。广东科技创新能力同样处于领先地位,尤其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发展重视人工智能的布局。
目前,中国云计算市场处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阶段,容器、微服务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推动着云计算的变革。随着云计算的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云计算的应用已深入达到政府、金融、工业、交通、物流等传统行业。当前,中国的云计算市场规模整体规模较小,与全球市场规模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伴随着企业逐渐倾向于追求数字化商业战略,传统IT服务向云端服务转变,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在国内,2019年中国云计算产业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元左右。
作为整个云计算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公有云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未来伴随着技术的加强完善,公有云安全性、可靠性将进一步为企业所认可;同时其特有的灵活配置、低成本、无需一次性大额投资等优势将吸引更多对中小企业采用公有云,这都将使得其渗透率的逐步的提升,预计到2020年,我国云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770.1亿元。
在智能建造产业中大数据十分重要,大数据产业是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来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大数据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教育、交通、能源、大健康、金融等。随着移动网络、物联网、云计算产业的深入发展,大数据国家战略的加速落地,2019年大数据体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随着大数据在各行业的融合应用不断深化,2019年中国大数据市场产值达到8500亿元。2019年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产业转型、数据资产管理、信息安全等大数据技术及应用领域都将面临新的发展突破,成为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的新动力。未来,大数据技术应用将进一步加深,2020年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0000亿元。
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前端领域,设计咨询行业属于工程技术服务业,从项目咨询、可行性研究、工程勘测考察、工程设计、设备采购、项目管理、竣工验收、售后服务等方面起到对工程建设的指引作用。智能建造要推进数字化设计体系建设,统筹建筑结构、机电设施、部品部件、装配施工、装饰装修,推行一体化集成设计。积极应用自主可控的BIM技术,加快构建数字设计基础平台和集成系统,实现设计、工艺、制造协同。
建筑业作为特殊行业,相关企业一定获得相应企业资质才能开展业务。其中,工程设计单位一定要依法取得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设计资质证书》才能开展相应的工程设计业务。工程勘测考察单位一定要依法取得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勘测考察证书》才能开展相应的工程勘测考察业务。工程咨询单位一定要依法取得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证书》才能 开展相应的工程咨询业务。
根据国家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近年来,目前我国勘察设计机构总体保持增长趋势。目前,全国共有23183个勘察设计机构,职工人数达4472817人。
在收入方面,近三年来,勘察设计企业收入规模增长较快。2018年突破4万亿大关,全年收入规模达5.19万亿,同比增长19.6%。
住建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国共有8194家工程建设价格咨询企业参加了统计,比上年增长0.7%。其中,甲级工程建设价格咨询企业4557家,增长7.6%,占比55.6%;乙级工程建设价格咨询企业3637家,减少6.8%,占比44.4%。专营工程建设价格咨询企业3648家,增长65.3%,占比44.5%;兼营工程建设价格咨询企业4546家,减少23.4%,占比55.5%。
2019年工程建设价格咨询企业的营业收入为1836.66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工程建设价格咨询业务收入892.47亿元,增长15.5%,占全部营业收入的48.6%;招标代理业务收入183.85亿元,增长4.1%,占比10.0%;建设工程监理业务收入423.29亿元,增长24.8%,占比23.0%;项目管理业务收入207.03亿元,减少36.6%,占比11.3%;工程咨询业务收入130.02亿元,增长21.8%,占比7.1%。
智能生产环节主要是以钢筋制作安装、模具安拆、混凝土浇筑、钢构件下料焊接、隔墙板和集成厨卫加工等工厂生产关键工艺环节为重点,推进工艺流程数字化和建筑机器人应用。同时能使部品部件生产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智能化装备和建筑机器人,实现少人甚至无人工厂。
纤维水泥板是以水泥为基本材料和胶黏剂,以矿物纤维水泥和其它纤维为增强材料,经制浆、成型、养护等工序而制成的板材;硅酸钙板是一种由硅质材料、钙质材料、增强纤维材料、助剂等按特殊的比例配合,经抄取或模压、蒸压养护等工序制成的一种新型的无机建筑材料。目前,这两种材料在建筑中大量应用。
根据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发布的2019年全国重点硅酸钙板/纤维水泥板企业产量情况。其中,2019年硅酸钙板/纤维水泥板产量排名第一的企业为佛山市三乐建材实业有限公司,产量达到5500万平方米。其次为佛山市金福板业有限公司,产量为3480万平方米;金强(福建)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三,产量为2293万平方米。
2019年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加强,房地产投资维持较高水准,对水泥需求提供了较强支撑,全年水泥熟料产量15.2亿吨,同比增长6.9%,水泥产量23.3亿吨,同比增长6.1%。
在施工方面,智能建造技术能在材料配送、钢筋加工、喷涂、铺贴地砖、安装隔墙板、高空焊接等现场施工环节,加强建筑机器人和智能控制造楼机等一体化施工设备的应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建筑业企业自有施工机械设备年末总台数达1092.37万台。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增加值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偏差收窄,支柱产业地位稳固。经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0904.3亿元,比上年增长5.6%,增速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5个百分点。
自2010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始至终保持在6.6%以上。2019年达到了7.16%的近十年最高点,在2015、2016年连续两年下降后连续三年出现回升,建筑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稳固。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建筑业公司制作和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2019年达到24.8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68%。但建筑业总产值增速比上年降低了4.20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下降。
在房屋建筑面积上,2019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44.16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2%,增速下降4.64个百分点。竣工面积40.24亿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69%,连续三年负增长。
智能建造能够最终靠融合遥感信息、城市多维地理信息、建筑及地上地下设施的BIM、城市感知信息等多源信息,探索建立表达和管理城市三维空间全要素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立健全与智能建造相适应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与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明确规定:“建筑工程监理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实施工程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筑设计企业实施监督。”建设工程监理可以是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活动的全过程监理,也可以是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某一实施阶段的监理,如设计阶段监理、施工阶段监理等。我国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施工阶段监理。
当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完成以后,监理单位应在正式验交前组织竣工预验收,在预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与实施工程单位沟通,提出整改要求。监理单位应参加业主组织的工程完工验收,签署监理单位意见。建设工程监理工作完成后,监理单位向业主提交的监理档案资料应在委托监理合同文件中约定。如在合同中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监理单位一般应提交:设计变更、工程变更资料,监理指令性文件,各种签证资料等档案资料。
在收入方面,近五年来,建设工程监理收入规模增长较快。2018年突破4000亿,全年收入规模达4314.43亿,同比增长31.47%。
商务物业管理服务提供商可以包干制或佣金方式收取管理费。在中国,一笔过费用模式为收取住宅及非住宅物业的物业管理费的主要方式。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中国物业管理服务提供商在管商务物业总面积情况从2014年的5.20亿平方米增至2019年的8.19亿平方米。预计2020年物业管理服务提供商在管商务物业总面积将达8.69亿平方米。2024年将达到10.55亿平方米。
随着商业物业管理面积增多,中国商务物业管理服务市场总收益规模扩大。2014年总收益303亿元,其中增值服务收益35亿元,基本物业管理服务收益268亿元。2019年商务物业管理服务市场总收益559亿元,增值服务收益89亿元,基本物业管理服务收益470亿元。2019年,基本物业管理服务及增值服务分别占中国商务物业管理服务提供商总收益约84.1%及15.9%。由于商务物业管理服务提供商一直寻求进一步多元化其服务和收入来源,预计近期增值服务占总收益的比例将一直上升。预计2024中国商务物业管理服务市场总收益822亿元,其中增值服务178亿元,基本物业管理服务644亿元。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智能建造行业发展前途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起底“东北雨姐”的“彪悍”人生:夫妻实控约30家企业,一年3次“翻车”
10月六六大顺,这四个生肖有大喜,要脱单,财运十分旺,好运滚滚来,桃花朵朵开,明年比今年更有钱!
“精英玩家的终极处理器”,AMD 锐龙 7 9800X3D 被曝今年登场
英特尔 20 核 Arc Battlemage 曝光:2.85GHz、12GB 显存
“中国在75年里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发展成就”——访“友谊勋章”获得者罗塞芙